栏目导航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中考会考网 > 福建中考 > 厦门中考 > 文章正文
 
专访厦门一中刘玉华老师提醒中考考生
应对中考 放松心情 笑到最后
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台海网 2007-6-17 8:57:29
上周日,高考落下了帷幕,厦门的1.5万考生参加了他们人生中一场最重要心智的角逐;而从下周五开始,厦门的2.8万名初三毕业生也将迎来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——— 中考。在离中考不过一周的时间里,考生们该做什么准备?家长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?《学堂》记者采访了厦门一中初三年段段长刘玉华老师。

学生

把握机会自主学习

  离中考还有一周,大规模的全面复习已告结束,考生还要做些什么?厦门一中刘玉华老师提醒说,各校大多都安排了温书假,这几天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时机,要把握住。

 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学生们是忙于“播种”的话,现在则进入了“收割”阶段。前一段时间,考生大多是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,考生自己复习的时间比较少。而在此前也做了很多习题,可以利用这一周,结合各学科知识点梳理归纳、巩固提高。

  对于考试常犯粗心毛病的考生,应提醒自己多注意细节问题,要避免“会而不对,对而不全”的致命伤。考前复习可以有意识地对过去错题进行审题重练,比如对某些试题要能识破出题者设计的 “陷阱”。审题训练主要是深入了解出题者的思路,抓住每道题目的“题眼”,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,注意答题的规范训练,比如答题要条理清楚,书写工整,要点突出。

  有些考生认为这时只有文科需要复习背诵,其实理科的一些概念原理也需要记忆,考生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实际,确定复习的时间分配,拾遗补缺,有所侧重,把握全部知识及其相互联系的主动权。同时,对经过模拟统测等演练中发现的知识、能力以及临场经验中的各种缺漏进行弥补。

  这一段时间不提倡大量做题,也不主张再做难题,因为做难题会影响你的自信,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。但要回忆各科知识点、理清各科应试技巧,动动手找找做题的感觉,同时注意答题规范及避免自己常犯的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。

调整心绪正常发挥

  离考试越近,许多考生越觉得心中没有底,难免心情急躁。刘玉华老师说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复习,考生们的确很累了,但“100米的赛道只剩下最后10米了”,所以,每个考生都要挺住,要挑战自己的极限,要充分相信,自己能考出最好的水平。

 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,比如紧张、不安和失眠,这对多数考生来讲是难免的。考生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绪,积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良好的情绪,包括自己成功的经验和积极的心理暗示。还是那一句老话:临门一脚的精彩来自自信心态!

  另外,有些考生现在就开始想考后的安排了,这样容易分散注意力。考前对“能不能考上重点中学”,“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”这类问题不要想得太多,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中去,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,同时也应该认识到,考试是对知识的检验,并非人生终极点,放松心情,才能笑到最后。

张弛有度作息合拍

  这几天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外,考生不妨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,但切忌剧烈运动,防止受伤;电脑、网络还是少接触为妙,考前的学习、娱乐一定要适度,要有一个原则,不要从事过于兴奋和刺激强烈的活动,只有活动适当才有利于脑力和体力的恢复,否则会得不偿失。

 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考生要利用这一周时间及时调节生活节奏,合理安排时间,起居有度,合理膳食,保证有高质量的睡眠,这也是拥有良好心绪的保障,而精力充沛才能提高复习效率。

  考生还可以采用 “学科轮换法”,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牞比如文、理搭配,阅、听、读、写结合,避免枯燥、单一的复习方法。

  刘玉华老师还提醒,从现在开始千万别再“开夜车”了,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10点或11点,作息时间要和中考合拍。中考日程是6月22日考语文、物理,23日考数学、英语,24日考化学、政治。复习的安排可以与之对应,复习时按照中考上午开始时间与下午开始时间,有助于进入中考状态。

家长

帮助孩子释放压力

  刘玉华老师认为,一个原则是,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考出现有的水平。临近中考不少家长也难免有紧张情绪,家长的这种情绪不能传递给孩子,不论是在考前这几天还是考试过程中。

  有些孩子本来成绩很好,他们自己也知道全力以赴,所以家长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,避免体贴过分,反而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。而有些孩子本来能够发挥正常水平,却也可能因为家长老是问这问那,搞得心情疲惫,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。

  家长不要用暗示性语言激化孩子的不安,比如“不要紧张,不要害怕”,“好好加油,就能考上××中学”等等,因为这实际上是在挑动孩子心中的不安情绪,增加孩子的压力。

  家长要善于“察言观色”,当孩子情绪有变化的时候,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。如果发现孩子紧张或有失常的表现,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时,也可以与老师联系,征求合理的建议。

照顾孩子饮食起居

  在家里最好不要过多地说考试的事情,当孩子为准备中考全力以赴时,家庭应该是孩子舒适轻松的避风港,是休息和放松的驿站。若孩子因用功而感到疲劳,家长还应提醒他(她)在考前适当减少一些学习时间。

  注意保持家庭气氛的常态,是做家长的重头工作,尽管这期间不必“草木皆兵”,但还是要尽可能为孩子营造温馨、安宁的学习环境。不过,家长也不必过于谨小慎微甚至神经质,太多或太琐屑的关心,有时反倒可能干扰孩子的正常作息。家长最好多做幕后工作,该吃的、该准备的预先都安排好。

  由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,只要孩子休息得不是太晚,家长一般也用不着干涉。有午睡习惯的孩子不论考前一周还是考试期间,都要让孩子安心休息,家长要记得叫醒孩子。

  当然,要注意饮食卫生,尽量不让孩子在外用餐。家长可根据考生平时饮食习惯准备食谱,一般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做到荤素合理搭配,同时尽量少吃海鲜等生冷食物。此外,家长可适当准备绿豆汤、银耳汤等消暑食品,但尽量少吃冰西瓜等易吃坏肚子的食物。合理的饮食可以为孩子适当减压,煮一些孩子平时爱吃的可口饭菜,一方面为孩子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,另一方面为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提供生理保证。

留心孩子物品准备

  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,还取决于考前及考试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的应对。应试前的准备工作如何,对临场时考生的情绪,对考生能力的发挥都有重要作用。包括带好准考证,带好答题所需的文具,熟悉到达考场的路线,做好交通、乘车方面的准备等。

  家长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,不少家长喜欢事事包办,从收拾文具到拿好准考证等一系列事情,都不让孩子插手,然而,毕竟考试时需要用哪些东西,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。而且,由于不是自己动手整理,考生往往弄不清带了什么文具。

  但这几天,家长可以督促孩子把各门功课复习所需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,每一学科的资料单独放好,防止因乱找资料而引起的恐慌;考前一天把应带入考场的物品放入一个透明袋里,做到一目了然,对于要带进考场的政治材料,在考前要整理好。

  每次出门考试前,家长最好再帮助孩子确认一遍必带的考试物品是否齐全,有些孩子因为紧张或是平时就“马大哈”,难免“丢三落四”。

其它注意事项

  1、调整作息时间、生物钟,使自己在中考考试时间段处于最佳状态,晚上学习时间不宜过晚。

  2、停止做成套模拟试卷,认真看已经做过的模拟试卷,错题、重点题可以再做一遍。

  3、各科都要回归课本,安下心听从老师的指导看书。

  4、抓紧最后时间突破需要记忆的科目及知识点。

  5、安定情绪,避免与家长、老师、同学发生口角、冲突,造成不愉快的事件发生,影响正常的备考。

  6、不要因毕业在即,引发离愁别绪,导致心态不稳定,不要花费时间在写毕业留言等交往事件上。

  7、不要乱喝饮料,不要吃太油腻的食品,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后食用,少去喧哗的公共场所,以免传染感冒。

  8、忌剧烈运动,如打篮球、踢足球等。

  9、路上注意交通安全,放学及时回家。

学堂记者 魏文/文 张向阳/图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
·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
·北京民办高校名单
·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
·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
·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
·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
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-中华人民共和国教
·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
·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
·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
·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
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
·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
·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-6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-5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-4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-300强
·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-200强-中国校友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(本科)名单
·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
·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